专访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纳入新基建后,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变化几何?
4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中,财政部、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均就新能源充电桩建设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答,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从行业协会摸底调查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全年能够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新增公共桩大概20万个左右,新增私人桩大概能超过40万个,公共充电站达到4.8万座。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也表示将研究优化充电设施建设的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快建设进程,尽快改变车多桩少的局面,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后,充电桩市场受到了普遍关注,政策的热情最终会对这个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下一步市场主体发展的方向又是如何?经济观察网就此专访了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特锐德控股子公司特来电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
经济观察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中提及的2020年充电桩建设数量较此前的市场预期更多,特来电今年的投资计划是怎样的?
于德翔:特来电目前在333个城市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9年,特来电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总投50亿,已在全国333个城市投建充电网络。预计2020年特来电及社会资本合伙人共投资20亿,投建公共充电桩50000个。
经济观察网:上述发布会中提及“将研究优化充电设施建设的奖补政策”,您认为新能源充电桩更优化的补贴方向应该是什么?
于德翔:奖补政策更多应该向运营企业、向市场、向用户倾斜,促进市民消费的热情,促进充电运营企业投建的积极性,促进充电制造企业制造高技术、高可靠性的产品。这样才能对产业有利,对用户有利,对良性发展有利。
运营企业是产品的使用方,是用户服务的提供方。对上游,要建好、建全充电网,用好的产品、好的工程、好的规划做好充电基础设施等,对下游,还要提供好的服务。
因此,充电设施建设的奖补政策给运营企业的运营环节,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益处。
此外,奖补应该更倾向于有技术投入的企业,有专利技术的企业,有安全保障的企业。中国未来新基建的发展,必须要重视领先技术投入、重视国家自有专利,让真正为产业投入研发、为产业未来考虑的企业得到鼓励。
经济观察网:上述发布会中提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目前特来电是否有进入这一市场?从我们的判断,这一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
于德翔: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目前特来电充电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一市场占据重要比重。
这个市场与其他区域有所不同,居民小区必须要考虑小区电力负荷,考虑安全,要从一个小区充电网的整体规划来做,在有限的电力负荷内,通过功率分配、有序充电、群管群控,让充电需求和电力供给得到平衡,而不能像传统充电桩有一个建一个,那么就是失去整体规划的合理性、有序性。
此外,小区是居民活动地,安全至关重要,起火、漏电都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安全监控、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充电技术、充电安全是重中之重。
经济观察网:在央视的新闻中,充电桩被纳入了新基建的范畴,您认为为什么会把充电桩纳入到新基建领域?
于德翔:新能源车是继房地产和互联网后拉动内需最大的产业,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没有充电支撑,电动汽车将无“路”可走,所以国家把充电纳入到国家顶级战略“新基建”。
新基建就是具有数据、信息、互联网属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充电网深度链接着人、车、电池、能源,并实时产生着金融大数据、能源大数据、工业大数据。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连续两年超过百万辆,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可阻挡。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配套,有力地支撑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具有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向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产业。
随着5G等技术投入使用,带来的催化效应日益明显,加速了网联、智能化趋势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合。
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智能有序充电网络,加强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
充电网具备的能源属性和数字属性,恰好契合新基建所具备的数字、智能、互联的新属性,充电网将成为汽车数据端口,数据前景广阔。
经济观察网:在“新基建”概念提出后,特来电察觉到了市场有什么变化?特来电的发展思路有没有因此出现什么调整?
于德翔:在充电桩纳入“新基建”概念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引起了政府、企业甚至个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成为拉动消费的一个重要点。
6年前,我们就提出说要做充电网而不只是充电桩,现在看起来这个路子是正确的,充电桩就是个电插头,充电网是把全国千万的充电桩按照网络布局,实现物理连接,在云端实现数据链接,进行能源的智能调度,同时收集汽车、用户、能源、支付大数据,只有充电网能满足网联化、智能化、安全化、调度化。
我们接下来建设一张充电网的技术路线和发展路线没有出现变化。目前我们对于充电网的规划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希望不是一车一桩,而是一车一个智能终端;其次,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充电终端控制电池、控制车、控制支付,形成一个巨大的控制网;第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充电网和汽车储能调节能源,削峰填谷,尤其是消纳夜晚的弃风、弃水;第四方面除了传统的用户数据、金融数据、支付数据以外,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数据更多是未来的汽车工业大数据和能源大数据。实现“设备网、控制网、能源网、数据网”的融合,我们希望建立这样一个从数量到电量到流量的价值生态闭环的模式,实现新交通与新能源的融合。
经济观察网:此次的新冠疫情对特锐德&特来电有什么影响?目前复工的情况如何?
于德翔:疫情对于公司充电桩业务的开展带了一定影响,造成了短时期充电量的下降,疫情前特来电日充电量最高达到900万度,疫情严重时日充电量仅有150万度,目前充电量已提升到600万度,恢复到67%,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
在此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特锐德&特来电也快速响应,还为武汉、重庆等地1300辆电动公交和6000辆以上电动医务车、警务车、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提供充电保障和前线运维支持。
疫情期间,特锐德、特来电还为全国各地公交、网约、物流企业等一线企业进行物资支持,持续捐赠口罩、消毒酒精、持续捐赠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130批次,全力支持企业的安全保障及复工复产。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